李永平教授擅长核心竞争力设计、战略管理、营销管理等等,授课风格热情、生动、幽默,深入浅出,能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,既提升学员的实战能力又培育学员分析思维能力,具有极强的实用性,深受企业和学员的好评,是现在最受欢迎的培训师之一。
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李永平教授来谈谈如何运用各种相关技能、方法与工具如何来做好企业的项目管理!
3.处理好企业关系、政府关系、社会关系是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:
当今社会,是一个合作的社会、共享的社会,靠一个人、一个团队的力量,单打独斗很难取得规模效应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、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、多种多样的客户需求,我们应该妥善处理好三种关系,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①企业合作关系
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,当项目需要的时候,我们要选择有经验、有能力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,共同组建联合体,应对市场竞争,这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、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生产效率、促进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,对公司业务拓展、增加效益具有重要作用;
②政府合作关系。
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政府是各项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者,是企业经营环境的缔造者,也是各项稀缺资源的控制者、分配者,与政府相关部门有良好交往,可以较其他竞争对手更早掌握相关政策信息,甚至获得竞争对手无法取得的资讯,可以获取经营所需的各种稀缺资源的支持,增加企业的整体市场价值,减少进入新市场的障碍,保障企业投资利润和收益。维护与政府的合作关系,主要是维护与政府部门的人际关系,我们要率先吃透政策,提出自己的计划打算,积极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,争取政府部门的理解支持,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,要积极主动去沟通交流,求同存异、解决问题,在政府需要的时候,我们要积极作为、主动担当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增强好感、取信政府,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有项目、能实施、快回款的问题;
③社会群体关系。
企业与社会群体的关系,是影响企业生存环境的最主要关系,社会群体对企业的看法决定了企业声誉的好坏。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群体关系,就必须加强与社会群体的交流和沟通,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,如依法纳税、拉动就业、参与慈善、志愿服务、助力公益等,不仅能赢得公众赞赏,还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,更能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,达到社会各界的认可,为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赢得话语权、竞争力。
4.把控好“5流”:
①技术流:
对于科技型公司,科学技术就是我们的第一生产力,不仅需要我们每个员工都需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,还需要进行技术分享,大家都掌握过硬的技术,才能形成团队合力,才能高质量完成项目;
②资金流:
资金流是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,作为项目负责人,不仅要搞好成本预算,控制资金流出,还要搞好项目决算,抓好资金流入,否则项目实施再快、再好也不会产生效益;
③设备流:
设备是技术人员打仗武器,提高设施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增产、增值、增利润的有效途径。设备是公司的公共财物,根据项目需要采购,所有项目共享。每个团队员工都有保证设施设备完好且正常使用的义务,用完就及时归还,保证其他项目也能正常使用,减少设备占用、增加设备流动,才能提升项目实施效益;
④人员流:
人力资源成本是项目实施综合资源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工程量、工作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,人力资源占用越多,绩效考核成效越差,只有精打细算,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,任务完成就返回公司,加入另外的团队领取新的任务,这样才能提升项目实施效益,增加员工的收益;
⑤时间流:
每个项目都包含若干个作业包,每个作业都有自己的工期,把控好每项作业的时间节点,才能有效控制项目的目标进度,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,才能获得效益最大化、收益最大化。